你知道大體老師嗎?通常稱為「遺體捐贈」或「屍體捐贈」,是指將自己的身體在死後捐贈給醫學機構進行解剖、研究、教育或醫療目的的行為。遺體捐贈是一項嚴肅的決定,需要仔細考慮和謹慎處理。
日本大體捐贈的人數增加
2018 年出版的《無葬社會》,作者鵜飼秀德在書中描述,在日本 1984 年(昭和 59 年),當時全國大學執行的解剖數量是 3293 具,其中為了公益捐出的大體有 1528 具,其他大多是警方提供的身分不明屍體。近年基於往生者遺願而捐贈的大體數量大幅成長,2012 年(平成 24 年)的解剖數目為 3728 具,大體捐贈數目數則有 3639 具,佔約 97.6% ,幾乎所有的解剖實習都是由大體捐贈供給。
日本最早以醫學為目的的解剖,是在 1754 年(寶曆 4 年)。到了明治時期之後,才出現公益捐贈的大體。日本政府於 1984 年(昭和 59 年)實施了大體捐贈法,開始有文化人捐贈大體的案例,以及用大體捐贈為題材的小說;大體捐贈於是廣為大眾所知,並且作為為社會貢獻的形式之一。這樣的意識變化,是大體捐贈件數慢慢攀升的原因之一。
社會孤獨死
「孤獨死」一詞來自日本,是指獨居老人一個人獨自在住處內死去,未受到照料與關懷。孤獨死在日本已成為社會文明議題,同樣類似的情形,如今在台灣也是,長輩獨居或子女棄養,孤獨死的現象愈來愈常見。但孤獨死非專屬高齡者,死亡從來不限於特定歲數。
台灣邁向超高齡寡居時代:零照顧者
據統計台灣老年人口統計已突破 390 萬人,65 歲以上人口每個月增加 1 萬逾人高速成長。國發會推估,台灣高齡人口將於 2025 年突破 20%、進入超高齡社會。目前許多子女未與父母同住,許多長者很容易陷入「老老照顧」或「無人照顧」的情況。台灣有超過 100 萬戶家庭是獨居老人以及老老照顧的家庭。65 歲至 74 歲有 21% 獨居、75 歲至 84 歲有 22% 獨居、85 歲以上長者有 24% 獨居。內政部住宅資料統計,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已高達 62 萬戶,較 10 年前 33 萬戶翻倍成長;其中,僅一名老人獨居的宅數,更高達 47 萬戶、高達 75%。2040 年每兩個青壯年要撫養一個老人,至 2060 年就會變成 1 名青壯年人口負擔 1 人。從人口結構上來看,家庭的概念已經反轉。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家中青壯年人口多需要到外地工作,不少長輩只能獨自在家生活。孤獨長者比想像多,人際疏離、親緣淡薄,台灣有越來越多長者孤獨死。有些案例是,他們其實有子女、準時繳帳單,卻因為缺乏社交互動,在死後數日、數週甚至數年後,才因屍體的腐爛惡臭或屍水溢出才被人發現。我們需要反思:「老化」、「孤獨」、「無助」,是我們理想的社會狀態嗎?
日本殯葬業的轉型
日本在許多方面都可以作為前車之鑒參考。《無葬社會》其中書寫到日本殯葬業的轉型。由於近年,日本選擇火葬的需求逐年攀升,但是火葬場設施無法快速增加,導致在人口密集處,火葬需要排隊,有時候可能得等上十天。
在日本有「遺體保管所」這樣的設施,或被稱為「遺體旅館」,就是人死後在舉行喪禮或火葬前,暫時安放遺體的民間設施。有些喪家因故無法在自宅保管遺體,或是基於火葬場不足而產生的「待機遺體」,或是突如其來的意外,遺族很難馬上接受事實,為了讓心情調適而使用這個旅館。
青山葬儀所是日本知名的葬儀會場,場地使用的情況,作為「告別式」使用的數量下降,而「追思會」逐年增加;追思會是在葬禮結束後,另外再找日子舉辦。如果是歌手的追思會,甚至可以安排「音樂葬」的形式,吸引歌迷參加紀念。相較於「告別式」是以往生者為儀式的主角,「追思會」則是顧慮到弔唁客的喪禮,隱含的用意是,主辦人希望讓弔唁客擁有充分時間追憶與告別。
納骨塔以往都是收納櫃式的設計,而日本出現了「自動搬運式納骨塔」,在參拜的包廂放上 IC 卡感應,就會送來想要參拜的遺骨。類似立體停車場的概念。
日本的隱岐群島有四座是無人島,其中「藤蔓島」上有散骨的殯葬服務,在既定範圍內撒下遺骨,遺骨會漸漸地與土壤同化。在島的對岸設有慰靈所,可以從此處向著島上合十拜拜,慰靈所就成了「墓前」。
臺灣火葬場的需求增加
臺灣民眾選擇火葬的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大約 98%。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新冠肺炎死者24小時內要火化,火化遺體數激增,殯葬工作人員負擔大。新北市三峽火葬場「三峽昇華園」原本夜間休息不火化,改為24小時不打烊運作。
儘管國人火葬比率已達9成以上,但火葬場與納骨塔等設施,比起垃圾焚化爐還要不受歡迎,各縣市政府推動殯葬設施改善困難重重;人口超過100萬的彰化縣,境內目前為止都還沒有一座火葬場,推動遇到反彈阻礙。然而目前的火葬場運能顯然是不夠,尤其是人口密集的都會區。
韓劇《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
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年輕男子可魯,以及突然成為可魯監護人的尚久。兩人的工作是「遺物整理師」,一起經營名為「Move to Heaven」的遺物整理公司,專門清理亡者遺物。可魯與尚久一起細心收拾亡者的東西、替亡者完成人生的最後一件事,並替亡者傳達訊息給親友。每集故事都是由真實事件改編:一位獨居老人每日想念著遺棄自己的兒子、一位為生活打拚卻猝死異鄉的青年、年邁夫妻一起牽手走向人生的盡頭,在戲劇中有些台詞發人省思。
可魯爸爸韓靜佑告訴可魯:「眼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只要你記得,就永遠不會消失。」可魯相信,爸爸儘管離開人世,卻會一直待在自己的身邊。抱持著這個念頭,讓可魯能忘卻孤單、生存下去的。
一個勤奮的男孩在畢業後就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打拚,受了工傷、主管卻不同意請假,男孩最終猝死在睡夢中。他狹小的租屋裡,只有幾小箱遺物。「他幾乎什麼都沒留下,也是挺難過的。」
尚久是一個面惡心善的人,可魯一開始對尚久感到懼怕,後來逐漸開始關懷,是因為爸爸曾經教導他,很多事是無法用表面去評斷的:「就算講話很兇,能夠理解他人心意的就是好人。所以叔叔是很難懂的好人。」
知死而後知生
我們多多少少耳聞了各種死亡的狀況,意識到死亡與無常的距離如此之近,讓人反思自己希望如何活著,而我們是否能夠選擇自己面對死亡的方式呢?
安寧療護
什麼是安寧療護呢?安寧療護常常讓人誤解,困惑是不是安樂死呢?安寧療護反對安樂死。安樂死是在病人的生命到達終點之「前」,就透過藥物縮短病人生命。而安寧療護則是透過團隊協助緩解病人在末期的各種不適症狀,讓病人能夠減低疼痛,感到舒適且尊嚴,直到生命「自然」結束那一天。安寧療護希望協助末期病人渡過最後一段安適、有意義、有品質的生活,為此,團隊人員會盡一切努力照顧病人,讓他們安樂活到最後一刻,絕不會不實施醫療行為,而刻意結束病人的生命。
安寧療護服務是以末期病人為對象,台灣過去多以癌症病人、漸凍人為主,自98年9月1日起,中央健保局正式公告「八大非癌疾病正式納入安寧療護健保給付」之政策後,新增了八類疾病類別,分別為:
1.「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如失智)」
2.「其他大腦變質(如中風)」
3.「心臟衰竭」
4.「慢性氣道阻塞疾病,他處未歸類者」
5.「肺部其他疾病」
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
8.「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
萬一有一天,不幸患了嚴重傷病,經由兩位專科醫師診斷皆認為不可治癒時,病人可依簽署過的「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擁有臨終時不急救的權利。為了保障每個人臨終時的選擇權,可以在兩位見證人的見證下,事先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同時可將此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