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看到許多媒體新聞的標題是這樣的:驚呆1000萬人的下巴、這個很厲害,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只要做這一件事情,你可以帶來好運...等等驚悚或是誘人的可口標題,這些都是誘導你點閱網路新聞的一種手法,在內容農場更是常見,現在臺灣許多主流媒體也開始學起這招,但你點閱後,你會發現內容沒什麼營養,有的甚至是詐騙的假訊息,面對海嘯般的資訊戰,我們該如何面對?
本集節目我們所聊的書籍,是由簡余晏所著作,前衛出版社所出版的《入侵編輯臺-中國威權滲透如何影響臺灣新聞自由》這本書。簡余晏她除了擔任過官職、民代外,也是資深媒體人,這本書內容引用大量專家書籍與論文研究,厚實相關的資料證據佐證,而她也從媒體第一線的實務角度來審視這一切,特別是她訪問了許多第一線媒體人,而這些媒體人部分與中國有密切合作。【本節目與本文僅講述書中部分內容,更多精彩與詳細章節請參閱該書籍,文末已整理購書連結。】
▌扭曲的新聞自由
2022 年,擁有 180 萬粉絲的港媒《立場新聞》辦公室遭到搜索,記者被逮捕而停刊;另一家港媒《眾新聞》以保護記者為由,也宣布停刊;知名《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入獄兩年,香港媒體喊出「香港新聞自由已死」。香港原本是亞洲新聞自由度最高的國家(區域)之一,在無國界記者組織的排名中, 2002 年香港新聞自由度全球排名第 18,然而 20 年過去了, 2022 年時已經暴跌到 148 名,而中國新聞自由度排名為 175 名,在 180 個國家(區域)中敬陪末座,香港新聞如同缺氧的魚缸,魚而只能靜靜等死。
臺灣新聞自由從冰封到解凍,在從解凍到沸騰,現在大小媒體百花齊放,而香港卻走回老路,從沸騰到靜音,再從靜音到冰封,臺灣會在一次走回第三波民主化之前的樣子嗎?中國如何利用民主國家的言論自由進行新聞侵蝕?許多書籍與文章都在這的議題上,討論威權與民主的對抗。
作者簡余晏本書包含四個核心:
一、威權滲透民主的途徑與模式;
二、臺灣目前受到威權滲透的情形;
三、民主世界的新聞自由是否能對況威全世界的新聞滲透;
四、國安與新聞自由衝突時,民主國家如何反制。
21 世紀初民主制度所涵蓋的人口僅有地球人數的一半,以「專制」為首的中國和俄羅斯以行動展示,要對以民主為首的美國與英國要分庭抗禮。美國總統拜登上任的第一句話:「21 世紀是民主與專制的一場競賽,民主的國家必須團結在一起,共同努力證明民主是可行的。」中俄則以各自的影響力要發揮獨裁的優勢。臺灣在民主與獨裁意識形態的最前線,《經濟學人》在 2021 年 5 月的雜誌:「臺灣,世界最危險的地方!(Taiwan is 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來形容臺灣海峽的局勢,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Philip Scot Davidson)曾在美國眾議會中的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中表示,臺灣是中國向外擴展與實現野心的第一個目標,習近平最快可能在 2027 年出兵攻打臺灣、而美海軍軍令部長麥可.馬丁.吉爾迪(Michael Martin Gilday)更表示:「...中國可能在 2027 年入侵臺灣...美國須為此做好準備,因應中國人民解放軍可能的侵臺蠢動。」、日本前陸軍將領渡部悅和在專訪時更表示,中國對臺灣可能採取「混合戰(中國稱超限戰)」的方式。
中國對臺實施灰色地帶作戰,情報戰方面,透過偵查、監視與滲透等,獲取重要機關或人事的把柄;認知戰方面,運用媒體、名嘴與網路社群等,扮演訊息轉化的角色,渡部悅和認為,臺灣民主選舉可能被「親中政權」的參選人以「民主選舉」的方式達成親中效果。
許多軍事專家認為 2023 到 2027 年可能發生戰爭,但簡余晏認為,媒體內戰早就已經開打,者是一場進行中的「無煙硝戰爭」,而新聞自由議題值得她的聚焦,當下的新聞成為內部管控與外部攻擊的工具,根據「 2021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指出,中國持續加強對新聞控制、線上監控公民、過濾特定內容、吹捧孔孟思想與阻斷不利言論等,習近平更利用高科技與威權的方式控制媒介來弱化新聞自由。臺灣新聞自由度從 2021 年的 43 名提升到 2022 年的 38 名,此為亞洲第三,但臺灣仍受假訊息攻擊新聞自由度。在「自由之家」 2021 年全球受疫情情況下,臺灣以 94 分的成績列為高自由度的國家,是亞洲第二名。
從上面脈絡來看,有兩個需要注意的重點:第一,面對中國被動接招外,需要如何主動出招;第二,如何因應資訊戰?
兩大意識的勢力變化,除了受到各自政治人物行動與科技工具影響,更重要的是兩邊互相滲透,但民主陣營處於劣勢的一方,《無聲的入侵》一書作者擔憂的表示,中國人有系統地進入澳洲,甚至以捐款、擔任國會助理滲透進入政壇;中國人甚至滲入大學與小學,影響學術自由,若有反對中國的聲音將會被恐嚇並且被製作成清單送到中國,民主理論重要的學者戴蒙(Larry Diamond)認為中國與俄羅斯是民主陣營的兩大威脅,這兩個國家的差異在,俄羅斯是號稱民主的獨裁國家,而中國是號稱獨裁中最民主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都以投票的方式獲得九成以上選票。中國透過一帶一路的方式,在經濟上、疫苗上試圖拓展政治影響力,加上接收美國與臺灣的經濟投資,建立起比俄羅斯更有影響力的政權。
臺灣已經在兩大陣營的浪頭上,學者沈伯洋表示,當代的戰爭已經從軍備較勁,延伸到金融的外貿比賽,從電腦破解蔓延到戰狼外交,而臺灣在這波浪潮中受到影響最深的是資訊戰。臺灣涉及印太區域的戰略布局,並與其他中等實力的國家結盟,甚至和波羅的海的立陶宛展開外交與策略合作,和歐盟的法國、捷克等議會互訪,和五眼聯盟國家互換訊息,更透過台積電與其他各國展開 5G 的資訊合作。
新型態的戰爭威脅最大的特色就是影響社會輿論的走向,特別是針對新聞自由的民主國家,新聞自由同時也是針對假訊息的最佳利器,社會透過新聞自由維護真相,鞏固民眾對自由民主的核心價值,而有研究指出,臺灣每天約受到 2500 則假訊息攻擊,在中國黃金週的 7 天內,對臺灣的假訊息攻擊突然大幅減少,推斷假訊息源自中國的可能性極高,這可能來自所謂的中國解放軍的 311 號基地。
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最早從 1974 年南歐開始,波蘭於 1989 年揮別共產黨,接著匈牙利、東德、捷克、斯洛伐克與羅馬尼亞紛紛從社會主義國家中轉型為民主化國家,而民主轉型中的一個現象就是群聚效應,當鄰國民主化成功後,就帶動周圍的國家民主化,而一個國家是否民主化受到三個層次的影響:全球性、區域性與鄰國性。民主理論學者山繆.P.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認為第三波民主受外部因素與示範效應影響,外部因素因美國、歐洲與蘇聯的影響下,形成「民主擴散( democracy diffusion)」,民主擴散又受到 6 個因素影響:國際滾雪球效應、領導者能力因素、經濟危機與其發展、宗教立場、合法統治權與強權國的政策改變。
2010 年自由之家公布的調查,該年是已經連續五年全球自由度重挫,特別是在非洲國家,民主已經節節倒退,到了 2016 年的報告再度指出,全球自由度連續 11 年下挫,主要是民主國家中的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上升。自由之家另一份《數位威權主義的崛起》報告指出,當代政府利用科技控制民眾,「數位威權主義」一方在網路上散布假訊息、侵犯個人隱私與監控,如中國的天網。
民主與獨裁政體的擴散可分成兩部分。第一,價值示範,各政體展現各自的優點與對人民的是切性;第二,實質影響,以國力影響他國經濟或武力。獨裁政體間的合作,媒體就扮演重要就角色,特別是利用民主國家中的公司行號或組織。而臺灣與中國在文化及語言上近似,更成為滲透的絕佳示範地,中國對臺灣可在媒體的發行體系、廣告預算、購買股權與利益收編等手段,進而進行言論審查,在中國境內普通公民的自我審查已經凸顯寒蟬效應。
2019 年自由之家分析中國影響全球媒體的方式有三種:一、推廣中國官方訊息;二、壓制泛反中言論;三、直接經營傳播系統。Gamso 研究指出,與中國貿易越頻繁的國家,就越容易因為經濟因素而監控媒體。
▌輸出「中國價值」的大國崛起
2008 年臺灣新聞自由度下降,除了外部的中國威脅外,也可能包含內部的在地協力者。吳介民等研究指出,中國對臺灣媒體影響的方式有:
一、透過友中的臺灣企業家收購臺灣企業
二、買媒體廣告或買媒體新聞
三、與臺灣媒體合作節目或新聞
四、與媒體老闆交換利益
五、中國官員成媒體守門人
六、記者自我審查
學長張錦華認為,媒體與中國合作主要是廣告利益所趨,如中國央視集團在 2013 年的廣告預算達 700 億臺幣以上,而臺灣五大媒體全年廣告量僅 460 億,可見中國廣告的影響之大,另外中國滲透臺灣媒體的途徑有:
一、併購媒體;
二、購買新聞;
三、產銷生態控制;
四、代理人連結;
五、排除異己(暴力或駭客等);
六、編採傾中。
簡余晏採用「文獻探討」與「訪談法」進行探討,「文獻探討」部分如同上述所講,「訪談法」的部分則在 2019 年到 2021 年間訪問有十年以上媒體資歷的新聞人、幹部或節目製作人。
民主國家具有多元發展的特色,但會因為具有高度的新聞自由而成為獨裁政權穿透點嗎?獨裁政權將媒體視為宣傳工具,進而影響新聞自由,民主國家的人民會因此進而心甘情願受審稿或言論管控嗎?
學者李紅梅研究指出,帝吧約有六個縱隊,第一縱隊為前鋒,剩下五個縱隊為後勤,後勤分別負責:情報工作(收集言論與圖片)、宣傳(組織人員發文)、武器裝備(製作圖片與言論)、外語因應(翻譯工作與因應時差)、戰場清理(於網站檢舉對方或社群按讚等),而帝吧最後被發現發文 IP 竟然是在臺灣,而《帝吧中央集團軍》管理員是住在花蓮的尹垣程和中配妻子劉慧所搞出來的,造成社會動盪不安鏡然花蓮法院僅判緩刑兩年,還可以易科罰金。
▌已開打的混合戰
威權國家積極利用社群與媒體,進入民主社會,利用民主社會得自由與開放進行認知戰,改變群眾的想法,進而混淆政治價值觀,過去俄羅斯就利用媒體在拉脫維亞境內製造假新聞,煽動拉脫維亞境內俄羅斯裔人不滿情緒,讓拉脫維亞人誤以為自己是俄羅斯人。
而精通英語的歐洲內陸小國北馬其頓,境內韋萊斯鎮(Veles)在 2016 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以「網軍」身分寫下經典的一役,他們備推測為收受俄羅斯或美國公關公司所委託培訓,韋萊斯鎮內的某家公司利用既有高點閱的新聞或訊息當成素材來改寫,只會追求點閱率,而該組織的年輕網軍從月入不到兩萬台幣的窮小夥變成帶名錶開名車的小開,而其他國家也仿照這樣的網軍生意,建立影響他國輿論的「內容工廠」,有如代工廠般,不斷的將內容拼貼、製造、產出與投放,不求真相只求點閱。
網軍以科技方式,利用社群平臺的演算法、商業模式計算來放大「新聞」的擴散效果,澳洲媒體發現,數個臉書粉專以排外、國族主義的理念攻擊難民、移民與穆斯林種族,經查這樣的攻擊來自科索沃、阿爾巴尼亞與北馬其頓等地。除此之外,臉書也發現也有來自伊朗的操作,有近 300 個帳號透過臉書或IG在中東地區散布伊朗的官方資訊,觸及人數恐達數百萬次。臺灣方面國安局也擔心中國已經建立「巨魔工廠」,經由培養欲用自媒體,在臉書、微博等社群對台灣展開認知作戰,因此在維護言論自由下,又要對抗威權國家的假消息,變成重要的挑戰。
要達成這樣的超限戰(混合戰、認知戰),學者沈伯洋認為需要具備三要素:行銷公關公司、社群軟體與邪惡動機。臺灣、加拿大、澳洲與美國都同時受到超限戰的標的,有美國版 PTT 之稱的 Reddit ,只要在版上有批評中國的文章就會受到大量的洗版反駁。
美國蘭德智庫分析認知作戰特色:
一、產生大量訊息;
二、擴散訊息的多元管道;
三、快速且重複不斷的產出的訊息;
四、內容包裝完美;
五、不意分辨內容真偽。
認知作戰會透過地方語言以社群(多為臉書)為媒介散佈,影響對象包含升斗小民與國家菁英,控制認知在來改變國家價值觀與歷史信仰等。
中國對臺灣的認知作戰目標如下:
一、外交方面,迫使我方談判並加快統一進程;
二、經濟方面,給臺灣企業特殊經濟待遇,提升對中好感度,來獲取統一的支持;
三、軍事方面,進入防空識別區,結合一國兩制的目標。
中國也會利用我國退將來打擊臺灣國軍形象,達到分化國民與軍公教,中國能這樣的影響臺灣人,是利用媒體資方、媒體工作者與閱聽人達成目標,超限戰(認知戰)可分成四個層次,發動者(國家或公司)、基礎設施、技術能力與受害者,另外透過互動關係中的「資本擁有者」與「資本追求者」間的互動來釐清地方協力者與代理者間的互動關係,而擴大散佈訊息的平臺有網站、社群、媒體、網紅與培訓過的的移民,甚至終端的受害者也是被利用的標的物,而其中非常依賴科技來進行。學者沈伯洋在 2021 年的研究中發現,2020 年中國的內容農場有 300 個粉絲專頁,分享出來的網域達 2,440 個,約有 26 萬 7,818 個網址這類網指來自中國居多,且多數出現在泛藍的粉專上。
電視節目是人類社會化過程的一環,節目內容足以建構閱聽者所認知的真實世界,節目內容為閱聽人提供一個「隱藏課程」,在潛移默化中建構價值觀與世界觀,閱聽人重複接收類似的「訊號(比如社會殺人事件)」後,觀眾在內心就會建構出治安不好的印象,當節目內容與個人真實體驗的感受越近時,所產生的共鳴越大,然而電視節目選擇多,但閱聽人有觀看選擇權,這造成閱聽人的人生經歷與選擇閱聽的內容有關,例如支持獨立的人,會選擇收看綠營的節目,支持統一的人會收看藍營或紅營的節目。媒體成為觀看世界的窗戶,扮演守門員與過濾的角色,是閱聽人的路標、觀念與資訊的論壇,但也可能是阻斷真實現象的屏障,因此媒體的客觀呈現就顯得重要。
▌撼動世界的「中國因素」
【本章節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該書籍,文末已整理購書連結。】
▌臺灣媒體自由的挑戰
【本章節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該書籍,文末已整理購書連結。】
▌臺灣需要自己的塔林手冊
境外對臺灣的滲透採交換攻擊,內外為輔,在「價值示範」與「實質影響」下,中國共產黨要在文化上要說好「中國故事」、在經濟上,要說好「大國崛起」的一帶一路,特別是招待旅遊的時候「順便宣傳」。臺灣與中國語言背景近似,連結性高、互動大、作用力強,這就越有利威權體制的擴散。
中國強化既有媒體集團化與跨媒體整合,恰逢新媒體崛起,傳統媒體式微(電視、報紙、廣播),新媒體又有大數據分析,這樣更有利於出資者網握閱聽方向,透過演算法精準投遞與擴散訊息,中國透過「融媒體」機制,自建網路平台或在第三方社群創設帳號,或以現金「斗內」網紅引導言論方向。在研究中發現,代號為 61398 單位是中國網路戰爭的支部, 2013 年傳聞宣布聘請兩百萬名「輿論分析師」做輿情監控,另由臺商擔任第三者來成立傳播科技公司,再由該公司統籌成立十餘個網路媒體來散佈傾中訊息,另外再透過金錢的方式滲進宗教、教育、政治等各種基層組織。
中國超限戰的以「威權比民主更適合華人」與「中國經濟已經崛起」影響臺灣人的國族認同,在臺灣內部扶植大量代理人,中國對臺發動者包含,國安部、統戰部、國臺辦與中宣部等,過去中國以代理人與中間人必定會透過媒體當成主要媒介,現在已經轉化成「以經濟商誘媒體」、「收買意見領袖」、「以社群指揮媒體」、「以臺商將資金贊助網紅或主持人」,即使長期為臺派的電臺,也變成統促黨人士租用時段,不賣藥改賣中國思想,向臺語市場侵蝕。
從簡余晏訪問業內人士可以得知,中國購買臺灣媒體上架的時段費用比一般高出兩倍,更傳出主持人獲得兩億資金、名嘴上通告出席費也高出多倍,某些電台為了讓電視節目能在中國播出,自我審查言論。新媒體與社群成為最直接的滲透工具,透過內容農場、政治粉專、臉書、酸民與留言機器人等來擴大影響力,將中國的想法置入。
簡余晏書中指出,在訪談中的全部的媒體工作者,無人公開認同威權統治,多數強調只是工作,雖然新聞自由受到影響,但受訪者認為新聞自由受到影響而衰退,但新聞界的專業能力、閱聽人的多元管道都可以查證,仍保住民主社會,受訪者全部都認同民主而不喜歡威權,這呈現出這些媒體人只是為了工作,而非支持威權。簡余晏認為凡事兩個物體相互作用,只要壓力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隨著武漢肺炎影響全球,接著香港國安法引發時代革命,孔子學院進入歐美校園引起反彈,美國川普與拜登接續出手對付中國,印太歐美國家關切臺海問題,最明顯的便是 2021 年 12 月的民主高峰會,臺灣獲邀參加,而中俄被拒於門外,中俄大使更合寫文章抨擊美國民主,更自稱中俄兩國制度較優越。
澳洲學者漢彌爾頓(Clive Hamiltion)指出,全世界沒有其他國家比臺灣更容易被中國滲透,除了新聞控制外,還包含假訊息與超限戰。臺灣就像 18 世紀礦坑前的那一隻金絲雀,只要礦坑出現有毒的氣體,金絲雀就會發出叫聲示警,而臺灣的示警就是對全世界的提醒,雖然受訪者認為臺灣新聞自由受到影響,但網路自媒體的表現卻非常亮眼。
圖/礦坑中的金絲雀 ©World Finance |
簡余晏訪問北約派駐拉脫維亞的反假訊息中心的處理方式,拉脫維亞會以即時的方式公布網路假訊息,提醒閱聽人注意,甚至以「網軍」反擊,北約假訊息研究中心認為,訊息的真偽判斷宜從小就要培養媒體識讀的查證能力,讓公民由下上的反制。
▌給下一輪民主漲潮的備忘錄
【本章節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該書籍,文末已整理購書連結。】
▌結語
中國習近平與俄羅斯普丁都擁有無限續約的總統任期,俄國是號稱民主的獨裁國家,而中國是號稱獨裁中最民主的國家,第三波民主化後,帶起全球民主浪潮,但在這幾年,威權國家不但地位更加鞏固,甚至還將威權專制輸出,學者研究其原因,能抗拒西方世界的利誘(如經濟利誘)、強而有力的壓制力、擁有有效率的政黨。中國的「銳實力」不僅散發吸引力(提供低價勞動或低率經濟誘因)、主動採取分化(破壞人權)、滲透(政治捐款影響參選人)、操弄(破壞民主國家聯盟間的關係)與收買(偏頗的學術研究)等,某種程度來說,「銳實力」已經取代「軟實力」。
隨著「五毛黨」與「帝吧出征」在全球蔓延,引起歐美與臺灣人的反感。共產黨在滲透上,採用較上流的做法,就是利用中國「悠久歷史文化」進行情感連結,較下流的做法就是利用「經濟利益包養臺商」,民主與威權的對抗,其實也是科技與經濟的對決。
語錄- 早已透過媒體進行一場「媒體內戰」P29
- 俄羅斯修改總統任期,讓民主程序只是一個空洞的儀式。P33
- 專制領袖可能當選民主國家總統,接著濫用權力、控制言論、壓制反對黨。P34
- 中俄兩國的差異在,俄國是號稱民主的獨裁國家,而中國是號稱獨裁中最民主的國家。P36
- 媒體成為觀看世界的窗戶,扮演守門員與過濾的角色,是閱聽人的路標、觀念與資訊的論壇,但也可能是阻斷真實現象的屏障。P83
書名|入侵編輯臺-中國威權滲透如何影響臺灣新聞自由
原名|-
作者|簡余晏
譯者|-
出版|前衛出版社
編碼|978-626-7076-99-6
日期|2023 年 05 月 03 日
推薦|●●●○○
延伸|
- 碩博士論文網/中國威權擴散對臺灣新聞自由之影響
- 風傳媒/假新聞的目的,就是希望你去打它
- 風傳媒/美國國會報告:俄羅斯「社群網戰」全方位助選川普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