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北市石碇區/Orla】
素食主義所包含的議題相當廣泛,舉如動物權利、環境保育、醫療保健、女性主義等。本文首先藉由素食主義的支持與反對立場的論述,架構出素食主義大略的樣貌。再進一步討論台灣社會的食肉文化中,素食者採行或推行素食主義時所面臨的社會困境。
對於社會中的食肉文化而言,素食者顯然地就是一名反叛者,因而外在的環境對素食者十分不友善。面臨如此的「素食困境」,其突破的關鍵在於素食者 如何協助食肉者自身的覺醒。
素食主義對於台灣社會亦有影響,最顯著的即為飲食習慣之改變;若是素食主義持續普遍化,未來台灣社會有望提升環境保育的概念,發展環境倫理學。
最後則討論面對素食主義的方式,回歸自我反省。事實上,素食者並沒有比食肉者更為高尚,只要使用地球資源,在這些資源之前我們都是乞討者。每個人都應該懷抱感恩與珍惜來對待地球資源,即是素食主義最深層的意涵。
問題意識
在筆者的童年曾有過一個困惑,整件事情是這樣的;筆者小學時,筆者的姑姑送給筆者一隻「迷你雞」當作寵物。而「迷你雞」很顯然地是商人的噱頭, 因為不久之後這隻迷你雞成長得再也不迷你了。且這隻雞是雄性的,性別恰巧 造成了牠的不幸;每日早晨的雞啼,令筆者的父母困擾不已,且公寓的鄰居也 偶有抱怨。一日,筆者的母親無法再忍受了,帶著筆者將寵物雞抓至傳統市場, 找了一家肉攤,請老闆幫忙宰殺這隻雞。當日晚餐的湯就是雞湯,筆者母親在 烹飪完成之後,還特意分了半隻雞讓筆者端去隔壁請姑姑品嚐。筆者坐在餐桌 旁,筷子挾著雞肉─那在稍早前還活蹦亂跳的雞─的肉,心裡感到相當的困惑, 卻說不出來。
一個國小的孩童,尚無法了解「動物變成食物」這件事情,究竟代表了什 麼意義。在筆者的印象中,那時心裡一直盤旋著的念頭是:「我吃了我養的雞, 媽媽說,雞養大了本來就是要吃的!可是雞是我養的,我對牠沒有責任嗎?」 終於,筆者童年的困惑藉由素食主義有了一些解答。
素食主義並不是近代才有的新思潮,古代先哲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 西元前 580 年-前 500 年)早已提出過素食主張,甚至有段時間,素食的飲食 方式被稱為畢達哥拉斯主義。歷史上,素食主義時而彰顯、時而隱沒,一直到 十九、二十世紀,才開始有較為詳細的論證出現。
素食主義具有多方面的論證,並且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被實踐。而素食者在 台灣社會中並不少見,每一位素食者所秉奉的素食主義卻不見得相同。然而, 素食者在台灣社會中,採行或推行素食主義時,所面臨的社會困境,是採行其 他飲食方式的人所不會面臨到的,筆者將之統稱為「素食困境」。雖然素食風氣 在台灣社會中早已存在,但是「素食困境」尚未解決。
「素食困境」是來自於整體社會中的飲食觀念。素食者的數量歷年來持續增加,但是仍舊遠少於非素食者,或許我們先概括稱之為食肉者或肉食者。而這樣的「素食困境」所象徵的事情,是本文接下來將要討論的。
文獻回顧
勸素的文章並不希見,但是部分勸素的文章所持的立場偏頗,其往往一昧地讚揚素食的好處,並以諷刺的口吻否決食肉文化。像這樣的文章,往往難以達成素食推廣的目的,甚而讓原先不排斥素食的人敬而遠之。上述的情形,尤其常見於以宗教立場作為出發點的言論,除了讚揚素食、貶低食肉之外,多半使用訴諸同情的方式替動物發聲。筆者在此並不是認為替動物發聲不對,而是針對訴諸同情的部份討論,因為像這樣的論點,往往難以說服食肉者,反而容易加深食肉者對於素食生活的抗拒。
在動物迫害的議題方面,有 Peter Singer 所著的《動物解放》,探討動物的 權利以及平等。當動物權利探討到最後,最後總會指向素食主義;素食的飲食 方式,是人類與動物之間取得平衡的方式。
而Carol J. Adams首先以「消失的指涉對象」作為共通點,連結了女性主義 與素食主義,他以女性主義的角度出發,發現女性所受到的迫害與動物所受的 迫害是十分相似的。1而作為一名素食者,Carol J. Adams在生活中時常遇到肉 食者(作者將非素食者稱為肉食者)來自多方的質疑,因此也促使他從心理學 的角度,分析肉食者的心態,進而提出素食者可以採取的應對之道。2且Carol J. Adams提出了一個相當獨特的觀點,他認為所有的肉食者都是尚未覺醒的素食 者。Carol J. Adams提出的「未覺醒」觀點,認為素食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潛能。
Michael Allen Fox 所著的《深層素食主義》則是分別在歷史、哲學、動物 保護、環境生態、世界飢荒、女性主義、醫療保健等各各面向,對素食主義進 行深層的剖析,亦提供多方論證,是素食主義領域中的經典。
與素食主義反其道而行的著作較為著名的例如,由 Nicolai Worm 所著的《每 天吃肉:人類也需要符合物種需求的飲食》,作者主張人類應該效法石器時代的 生活,即每天吃肉的生活,才能夠確保人類的飲食與營養需求 。
而每天吃肉乃是立基於每天都有肉吃的條件,因此需要龐大的肉類產線支 持,也進而形成了食肉文化的系統。Howard F. Lyman 與 Glen Merzer 所著的《紅 色牧人的綠色旅程》揭露了肉食系統中不為人知的面貌,這本著作帶給食肉市 場很大的衝擊,此書的發行也促使許多人開始思考食肉的意義。
研究進路
接下來將簡單介紹素食主義的定義與主張,再簡述支持素食主義的論述,然後介紹反對素食主義的論述。藉由正面與反面的論述,期望建構出素食主義的完整面貌。
再來將討論台灣社會中之「素食困境」,素食者在採行或推行素食主義 時,都面臨了食肉文化所帶來的挑戰與質疑。從採行素食主義與 推行素食主義兩方面,分別討論素食者在獨善其身或者兼善天下之時所面臨的外在考驗。且沿用 Carol J. Adams 提出的「未覺醒的素食者」說法,討論素食 者面臨的考驗。
接著將延續討論「素食困境」,討論困境突破的之關鍵;並且討論素食主義對於台灣社會的影響,以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最後是筆者自己閱讀素食主義並身行素食主義的心得,並提出面對素食主義的方法或是態度。
素食主義之定義與主張
由於台灣社會中對於素食的定義不盡相同,對於素食的認知亦大有差異,因此我們首先需要釐清素食的定義為何,再釐清何謂素食主義。
素食的定義因人而異。舉例來說:大蒜是不是素食呢?一部分人的人認為, 大蒜雖然不是動物,但是基於宗教戒律而不算是素食;但是又有另一部分人認 為大蒜就是素食。光是從植物與動物區分素食與否,在台灣社會中是不夠的。就以常見的全素與奶蛋素的差異做例子;在台灣社會中,全素又稱為純素, 指的是食物中不包含動物肉、乳製品、蛋,以及五辛植物 3,純粹以植物為食。 而奶蛋素所涵蓋的範圍要比全素(或稱純素)要稍廣,其增加了奶製品與蛋類 的選項。除此之外,台灣社會中常見的亦有:奶素、蛋素。行政院衛生署因應 近年健康意識提升,增訂一條俗稱「健康素」的植物五辛素。
素食主義的定義,通常根據Michael Allen Fox在《深層素食主義》中提出, 分成型態與基礎兩部份進行討論。素食主義型態指的是素食實踐的分類,一如上述的素食的定義,每一位素食者所選擇的素食生活不盡相同,因而有各式的 型態。素食主義基礎則是指素食主義被依循的原則。Michael Allen Fox提出了十點作為素食主義被依循的原則:
1.健康 2.動物所受的折磨與死亡 3.公正或無私的道德關注 4.對環境的關注 5.對自然的操控 6.世界性飢餓與社會不公 7.互相關連的壓迫形式 8.物種間的親屬關係與慈悲心 9.全盤的非暴力 10.精神和宗教的論證
素食主義的型態以及基礎分別代表行為與知識。一位長期茹素的素食者,不一定明白上述的每項基礎知識;而即便一個人清楚了解所有的素食主義基礎知識,他也不見得會是名素食者。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但是筆者之所以特別提出來,乃是由於,素食主義的型態多指涉飲食的部份,而較少將生活其他面向做出分類。然而一名素食者,往往會因為生活的各種面向,遭遇到非素食者以高道德標準檢視,進而質疑,也形成素食者的社會困境,此部分將會在後面討論到。
支持素食主義的論述,Michael Allen Fox 提出了十個角度討論,而筆者在此將較為常見的論述概括分成四大類別:健康因素、動物的痛苦與死亡、食肉文化對於環境的影響、非暴力原則或宗教觀點。以下將分別述說之。
(一)健康因素
此類論述多是根據醫學研究,指出人類的健康與飲食息息相關;不論是從
消化吸收觀點,或是從器官演化角度而言,顯示肉類餐飲實際上並不適合人體,
例如:動物性脂肪比起植物性脂肪還要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問題,
而若是與肉食性動物(如獅、虎、豹等)相比,人類的消化系統顯然不適合消
化肉類。從牙齒觀察的話,人類的犬齒比起肉食動物要來的少,反而是適合磨
碎食物的臼齒數量較多。此外,從生態系中的食物鍊觀點來看,一隻動物的身上累積的毒素遠遠超過一株植物。人類藉由飲食將毒素吸收至體內,茹素所吸收的毒素總量會遠低於食肉所吸收的毒素總量。
(二)動物的痛苦與死亡
人與非人動物在生活中非常的親密。在早期的社會中,公雞早晨啼叫具有鬧鐘的功用;母雞下蛋,作為蛋白質的營養來源;狗可以看家,在一些牧羊的地區還可以協助牧羊人管理羊群;可以產奶的動物例如牛、羊;可以拉車以及協助耕作的如馬、牛;另外,動物的毛蒐集起來可以作為保暖的衣物;豬則是幫忙吃廚餘,不造成食物浪費。
在台灣社會中,有部分人的家庭裡有「不吃牛」的傳統,探究之下往往是由於過去家裡務農,與牛有深重的情誼,因此連帶著不願意以牛肉為食。這樣的現象也表現在愛護狗、貓、兔子的人身上,他們可以吃豬、吃牛、吃雞、吃魚,但是要他們吃喜愛的動物的肉是萬不可能的。
對於動物的愛護是素食主義的基礎之一。人與動物的親密感,使人在情緒上不願意以動物為食。更近一步地,人會展現出對於動物的同理心,動物在屠宰時所受到的痛楚,或者是飼養環境惡劣,都藉由同理心使人感受到動物的痛苦,也會不忍動物因人類的飲食需求而死亡。
在這個討論中,進而引發了動物權的問題。事實上,人類將動物利用的非
常徹底,暫時撇開飲食的項目不談,在許多領域中多有動物犧牲,「名列前矛」
的舉如有服裝、醫藥、化妝品等。若是將飲食的部份算進去,不用懷疑,平均 每秒絕對都有超過一隻的動物因人類的不同需求而死。並不是一定要知道每秒
鐘死亡動物的正確數據,才能支持這項敘述,或者暫時不要用大環境來檢視人
類對於動物的整體迫害,我們由自身開始反省,那麼事情便容易的多。若是你
想要檢視自己今天對於動物進行了多少迫害,最簡單的方式便是仔細計算自己
吃了多少隻動物的肉即可;舉例來說:一塊牛排代表的意義便是一隻曾活著的
牛已死,一口蝦球代表一隻蝦的死亡,一碗蛤蠣湯可能代表三十隻蛤蠣的身亡;
至於一根香腸究竟代表幾隻豬的死亡就較難以計算了,畢竟我們難以分別出一
根香腸裡面有幾隻豬的肉。
Peter Singer認為「我們總是想讓自己相信我們可以關懷其他動物而又可以
繼續吃牠們。沒有一個吃肉的人能夠毫無偏見的去判斷人類飼養與屠殺動物對
牠們造成的真正痛苦。」引此Peter Singer提出素食飲食作為一種對於動物迫害
的杯葛。而事實上,一邊說著關懷動物卻又一邊將動物的肉(動物的屍體)放
進口中,顯然是件矛盾的事情。除非大家都誤解了「關懷」一詞的意義。
(三)食肉文化對於環境與糧食資源的影響
食肉並不完全是個人的事情,事實上,進到食肉者肚子裡的肉其背後有著 很大的食肉系統在運作,此體系中的人事物一起構成了食肉文化。Peter Singer 描述了食肉文化對於環境以及糧食資源分配的影響。
「美國只要有一年少消耗百分之十的肉類,就可以釋放出至少一千二百萬 噸穀物給人類食用──也就是可餵飽六千萬人。美國農業部前助理部長 唐‧巴爾堡曾說,美國的牲口如果減半,則糧食是足以使非社會主義未 開發諸國卡路里的供應量超出現在的四倍以上。」
食肉文化顯然引發糧食分配不均與世界性飢餓的狀況。農地生產出的糧食 以餵食動物為優先,若是將這些餵養動物的糧食直接讓人類食用,則人類所能 利用的糧食資源將更加豐沛。而動物從出生開始直到餐桌上成為餐點的過程, 除了耗費大量的糧食之外,還需要大量耗費水資源,對於資源也是很大的浪費。
而在 Howard F. Lyman 與 Glen Merzer 所著的《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則提 到了另外一種餵食動物的「飼料」,這種飼料是高單位濃縮的動物性蛋白質。來 源不是農作物,而是其他已經死去的動物。書中所描述的畜牧工廠,將一些非 自然死亡的動物,可能是病死、或是動物收容所安樂死的動物,這些動物的屍 體共同混和煉製成濃縮的動物性蛋白質,再餵養給畜牧工廠裡的動物。當然這 部份的討論是後話了。一般人類大概不會想以那種飼料為食,所以那不算是人 類的糧食危機。但是此書所引發的討論,值得食肉者好好思考桌上的餐點究竟 如何而來。
(四)普世的非暴力原則或宗教觀點
非暴力原則一詞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相當陌生,而其實大多數人在一般生活 的待人處世中,就具有非暴力的特點。但這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動 物的關係就不見得了。Michael Allen Fox在《深層素食主義》中指出「我們大部 分人確實付錢進入了使我們獲得日常所需肉類而折磨、宰殺動物的體系。」
非暴力原則在宗教思想中最為常見。如Michael Allen Fox所說: 9 非暴力哲學的根柢同時深植於東方和西方的思想土壤。在東方,這種對 待生命之方式的根源存在於印度教、耆那教、道教及佛教裡。在西方則 有和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相關的非暴力思想流派。
這個主張普遍認為動物與人類並無本質上的優劣之分,人類與動物之間只是存在著能力的不同。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不應該以暴力相待。
在宗教的觀點上來看,部分宗教如耆那教與佛教,主張輪迴,並且強調靈魂觀念。人與動物差異在於外在的肉體,其內在的靈魂是一樣的。而人之所以為人,動物之所以為動物,是取決於業力的影響,而暴力對待人或是動物,則是惡的影響。
反對素食主義之論述概述
反對素食主義之論述常見的可分成以下六類:營養需求、植物也有生命、天生的食肉者、殺戮的必要、吃自願被吃的動物、吃自由放養的動物。以下將分別述說之。
(一)營養需求
主張人類無法光靠植物就能夠獲得充分的營養,人類一定還需要肉類提供的營養才會健康。提出這樣論述,可以導出結論是:素食者各個都營養不良。
因此只要提出一個反例,即只要有任何一位健康狀況良好的素食者存在,便足以使這個論證無效。
這時持此論述的人被反駁後,往往會提出: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一樣,是因人而異的。既然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一樣,則素食者只要不偏食地攝取所需的營養,就能夠確保健康,為何還得非吃肉不可呢?
(二)植物也有生命與痛覺
主張植物也有生命,用意在反駁由素食主義所提出:食肉是對於動物生命的迫害。甚至提出,植物也會活動,也有感覺。
植物當然也有生命,上述活動與感覺的可能性素食主義並不加以否定。而不論是吃素或是吃肉,都無法避免傷害生命的惡事發生,但是吃肉所傷害的生命顯然遠遠地超過吃素所傷害的生命。我們吃的動物,也是靠植物維生,假設說一頭豬一天要吃掉十根玉米,牠要被飼養多少天才會被人類宰來吃?那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去吃玉米就好了呢?顯然的,對於植物所造成的損害是在所難免的,那麼為何還要增加動物的傷害呢?因此,從效益主義的觀點看來,吃素所造的惡比起吃肉是較少的,因此吃素對於其他生命的傷害,整體而言是較好的選擇。
也有人主張植物也會感覺疼痛,因此批判素食者吃植物也很慘忍。並且認為素食者只有顧慮動物的疼痛與死亡,毫無顧慮植物。
不過,如果植物的感受力和動物完全一樣的話,那植物就不會是植物而是動物了,或者是某種介在動物和植物之間的生物,但總之那也不是植物。動物的感受力在表現上仍是超過植物的。
事實上,如果一個人真正關心植物的疼痛或生命,他會更加重視動物的疼 痛與生命。正如同Carol J. Adams所說「吃肉不只要為那些被吃的動物負責,還 要為那些被動物吃掉的植物負責。」
(三)天生的食肉者
主張人類天生的身體就是需要吃肉的。這個論述在支持素食主義的論述中,已經被駁斥了。不論是牙齒或是消化系統,目前的科學證據顯示,人類的身體比起吃肉,較適合吃素。
而與其說人類是天生的食肉者,不如說人類是「後天的嗜肉者」。由於大部 分人的童年時期尚未接觸素食主義,而成長的過程中大家都在吃肉,因此也不 會特別覺得吃肉有什麼不對,再加上整個台灣社會中又是以食肉為導向,只有 遇到宗教人士才會突然了解還有素食這種飲食選項,但在這個階段的食肉者, 已經非常習慣肉類餐飲了,一餐無肉、一日不歡。
(四)弱肉強食
主張這是世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人類擁有主宰動物的能力,因此吃動物是合理的。
在這個論述中,完全無視動物的權利,並且不認為吃素或吃肉的行為屬於道德的問題,只要人類具有較高的智慧以及強大的武力,便可以隨意的征服其 他較弱小且無法反抗的生物。而這樣的論述,對於動物就是一種壓迫。認為動 物是不能反抗人類的,甚至整個自然界都是人類的所有物。持有這項論點的人, 筆者稱之為「我中心論者」,意即自以為世界是繞著一個人而轉動的,而他自身 剛好是那個人。而通常我中心論者幾乎是不可能因為動物受到迫害而因此改變 飲食習慣為素食的。若是真的改變飲食,那大概是因為某些心血管疾病而不得不吃素。
(五)吃自行脫落肢體的動物或自願被吃的動物
主張利用科學技術,製造出自願被吃,並且不會感到疼痛的動物。甚至這 種動物可能可以自行脫落四肢,就像果樹那樣,或者乾脆就製造一種近乎植物 的動物,而這些動物被人類製造出來的目的,就是讓人類吃。這樣的主張與笛 卡兒(Descartes,1596~1650)有些近似;笛卡兒將動物視為機器,而抹煞了生 命本身的價值。
的確若是這樣的生物被成功製造出來,那麼吃牠們自行脫落的肢體為食,似乎並沒有顯然的道德問題,這也便是科技超越自然的一個現象。
但是我們所需要思考的是,這樣的現象是好的嗎?這樣的科技是不是正在試圖創造一個人工的世界呢?這樣的人工世界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嗎?
另外一個主張是,吃自願被吃的動物。這是一個思想實驗,假設有一隻動物,牠畢生的願望就是被人類吃掉,而且牠也用一種特別的方式明確表現出想被吃掉的決心,則人類就應該成全這隻動物,吃了牠。
這個論述乍看之下好像沒有任何問題,有動物希望被人吃,所以人就吃了 這隻動物。不過 Michael Allen Fox 提出了一個情境來和上述的思想實驗做比 較,這情境的大略意思是:有一個人非常樂意販賣自己為奴隸,或是有一名奴 隸非常開心自己被奴役。像這樣的例子,我們應該反對嗎?像這樣的問題也牽 涉到自殺、安樂死、墮胎等道德判定的問題。那麼,究竟是不是所有跟自身有 關的事情,都是可以完全交由自己決定的呢?這部份 Michael Allen Fox 在《深層素食主義》中有較為詳細的敘述。
而儘管這是一個思想實驗,但是找到自願被吃的動物的可行性如何呢?最後是否仍是得仰賴科技的力量呢?那麼,提出這項論述的食肉者,是否願意在尚未找到自願被吃的動物之前,暫時不吃動物呢?若是沒辦法,則很顯然地,這種成全他者的美意也只是種掩飾自身口腹之欲的論辯罷了。
(六)吃自由放養的動物
由於素食主義提出了一項觀察,食肉文化中被飼養預備作為食材的動物,往往是在髒亂擁擠的環境中生長。因此便有反對立場提出:人道畜牧的主張。
這主張一提出,素食主義一開始提出「動物迫害」的立場似乎便站不穩了。 但是這個主張其背後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未被思考;現今的食肉人口眾多, 人道畜牧的動物數量足以供應所有的食肉人口嗎?當供不應求的時候,人道畜 牧有可能一直保持原先的立場不變嗎?社會中有足夠的土地用來自由放養動物 嗎?若是自由放養的人道畜牧方式能夠順利運作的話,為何現在仍有眾多的畜 牧「工廠」呢?
若是以人道畜牧的方式飼養動物,則肉類將會成為昂貴的高價品,只有有錢人才吃得起。但顯然所有的商人都很聰明,因此畜牧業的發展才會從小小農場自由放養逐漸轉變畜牧工廠,以供應更多肉類的需求,並且賺進更多的錢。
在上面所討論到的關於反對素食主義的論述,幾乎都讓素食主義再度駁斥了。如果重新思考素食主義的反對立場其原意為何,不難發現,最簡單的理由便是,食肉者不甘願讓動物肉從餐點中消失,否則為何要反對動物迫害以及素食主義呢?
張貼留言